戲台入口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戲台下曾經佇立滿是人潮的群眾,一同聚精會神的觀賞著台上演師精湛的演出,不論是精彩的操偶技法,或是亦莊亦諧的口白對話,從彩樓戲台、大佈景戲、內台、外台、電視台都曾經令人著迷不已。

  如今,人潮雖已逐漸散去,但唯一不變的是台上操偶演師那顆為傳承掌中戲曲文化的心依然赤熱,或許這正是常民文化生命力得已延續不斷之所在。













布袋戲後場音樂





  “慧口傳雅韻,巧掌運悲歡。”台灣布袋戲在清朝中葉從福建的漳、泉地方傳入本地,最早以曲韻幽雅的南管樂作為後台配樂,劇情也以文戲為主。北管進入後隨即以曲調高亢,音樂熱門等特色取代了南管後場的地位,戲目也因此轉為武戲,直到日本據台,大量引進東洋樂與國府遷台後,勵行節約政策,限制外台戲演出,部份布袋戲團被迫轉入戲院,遂發展成為今天的後台配樂方式。









布袋戲的發明者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傳說是在四百多年前,由一位落第書生梁炳麟所發明。話說在大明朝年間,梁生在赴京參加考試途中,路過一間香火鼎盛的廟宇,也隨著信徒到廟內求神問卜,並寄宿在廟中,當晚夢中見呂仙祖牽他的手寫下功名歸掌上。夢醒,認為吉兆,此去必中無疑,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名落孫山而歸。返鄉之後,為謀取生活所需,於是雕刻了一些木偶搭配服飾和自編戲本操弄演出,結果獲得很好的讚賞,並因此成為地方名人。後來才悟出功名歸掌上的玄機。




“布袋戲”ㄧ詞探源



  掌中戲最早以單人操作為主,戲偶不論演出或結束收藏時,均存放於連接小戲台的布幔當中,外觀酷似一只膨脹布袋,所以就有人稱它為帳幔戲或布袋戲。此期因受限於狹小的表演空間,所以不論是戲偶或是角色都較小、較少以便於賣藝者攜帶和演出。








金光戲





  “金光閃閃 瑞氣千條”武林先覺一一出現。若是布袋戲迷大概都可以知道,這段期間的布袋戲除了操偶技巧,布景配備,更加入聲光的效果。這也是從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一連串打壓本土戲劇文化所演化出來的結果。




土黏香戲偶介紹



土黏香布袋戲偶,是在三、四十年前塑膠戲偶還不普遍,而木雕戲偶又非一般小孩所買得起的替代品。土黏香戲偶主要作法是以太白粉加水煮熟後,再加入木屑攪拌均勻,再放入鉛模中擠壓成型,取出曬乾。這時偶頭是泥土色,再加上石粉和樹脂合成來打粉底、研磨、上彩、植髮、植鬚,完成後就是一仙(尊)討喜的戲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