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半屏山:後勁山大靠山,高雄市北方門戶、地標。

半屏山(Pan-Ping Shan)。又名半邊山、半崩山、屏山、旂山。後勁人另有鯉魚山之說。地理位置上,本山位於今高雄市東北方,為高雄市北方的門戶,進出北高雄的地標。今屬後勁捻田里。

地質上,半屏山與壽山、蛇山與龜山(小半屏山)形成北高雄的脊樑。後勁溪與愛河分水嶺原為連成一系的高位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山,後經地質變化形成孤立小山。

全山由西南東北走向。原長2.7公里,最寬處900公尺,最高點222.83公尺,面積佔地1.8平方公里。形成年代,至少在第三紀古亭坑層期間形成,加上珊瑚礁石灰岩造山作用,因此其東南半壁(山陽面)完全為珊瑚礁石灰岩,由珊瑚礁、苔蘚、有孔蟲與貝類等生物遺骸化石組成,全山向東南傾斜30度,形成單面山地形,有如展屏,或旂,因此得名。西北部山陰面,其下為砂質岩層,以殺、頁岩層為主。

西北側頂部,原珊瑚礁石灰岩呈30-50公尺削壁(急崖)十分壯觀,其下為青灰色砂質頁岩,則呈20坡面。坡面上,為珊瑚礁珊瑚礁石灰岩大小滾石掩蓋,成為screec或talus狀地形。

周聞經、張石角、與林武男研究,半屏山東南坡有斷層通過,西北走向,常約500尺,東北方也有小斷層,所以容易形成山崩,名符其實為半崩山。在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為早半屏山石隕記錄。

戰後民國50年6月4 日下午9時12分大山崩,令人印象深刻。55年8月22日,曾再次山崩。

學界頗多研究,近年停止採礦,見恢復青翠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