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勁溪

後勁溪因後勁而得名,為高雄三大河川之一。上游又名獅龍溪、楠梓溪,下游在清朝一度稱為「井水港」、「右衝溪」,注入大潟湖,海灣稱為「灣中港」(今援中港)、「萬丹港」。目前高雄縣所屬上游又名「草潭埤排水路」。本流域年平均溫25.3oC,降雨量達1758.7mm,以淺灰黃色環土沖積層為主,是一遍孕育後勁文化的沃野。

後勁溪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77平方公里,發源有四:(一)楠梓溪。由大社鄉觀音山西麓翠湖(今大覺寺北側)有三支流發源西行及仁武牧場西側一支流起西北行,經大社到三奶壇西側發源一支流來會。(二)獅龍溪。由仁武鄉觀音山西南麓仁福村公館仔發源,順地勢西行經仁福村、烏林村、文武村、仁武村、八卦村(八卦寮)、竹後村、竹子門(後庄子),經楠梓,與楠梓溪在後勁雙港嘴會合,為後勁溪主流。(三)曹公圳。其支渠由高屏溪經鳳山市西北行,支渠經鳥松鄉爛埔村、夢裡村、沿仁武鄉灣內,八卦村至三孔涵,八孔涵與獅龍溪會合。(四)半屏山東南麓支流,環半屏山東南麓東北行,到頂五塊厝北方,今縱貫線附近與獅龍溪會合。

以上為後勁溪上游,在後勁北方雙港嘴會合後西行,成為後勁溪中游,也是高雄縣市、橋頭、後勁交界,下游到下鹽田、援中港南方,注入古萬丹港(今魚塭)出海。與典寶溪出海口相距僅約1公里。為今高雄市最大濕地與鳥況最佳地區之一。下游清溪美麗。自古有詩人卓肇昌萬丹港曲詩句:「秋深海淨明,丹港盡成碧」、「萬丹港上白沙洲,一片湘波望欲浮」。日治時代初期,右昌名人楊清溪,即以「清溪」命名。戰後迄今因沿溪有仁武工業區,中油高雄總廠,楠載加工出口區等工業區,形成全台有名黑龍江,加上西青埔垃圾山,一度惡臭難近。工業廢水佔47.7%,家庭污水佔34.7%,水溶氧量在2ppm以下。近年,學界開始調查其生態,市政府也有四十億後勁溪污染整治計畫,來拯救1/2溪段(中下游區)溶氧量為0的後勁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gt361 的頭像
    hgt361

    後勁文物館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