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水萍
後勁古代的生態觀,
從第一期:史前原住民遊耕的林野
到第二期:民清農民開阡陌,建水利的田野是一大蛻變。
第三期:橋仔頭糖廠產業革命:從土地制度、土地改良到遺傳學、細胞學方式改良品種,以及農具器械化(火犁、小火車)等重大改變,又是一大突破。
第四期:水泥工業、石化工業與加工出口區,及垃圾山又帶來景觀及生態上嚴重的破壞、污染導致
第五期:全國環保里程碑式的「反五輕」環保自覺運動。
第六期:近年設立半屏山自然公園、大都會公園等進入新世紀的後勁時期。一樣的半屏山、後勁溪與後勁沃野,卻有不同的文化生態觀,面對大自然。
後勁清季的風水觀將後勁部落當作蓮花穴、蝙蝠穴,將半屏山當作鯉魚穴,將後勁溪當獅龍穴,人們子子孫孫不可破壞風水,以道德、神話的傳統,原始思維去看大自然,與自然共生。這一世紀來,後勁扣合從糖業革命、石化革命、加工基地而來的現代化,也承受其污染,正是現代人類面對大自然生態的一大課題。其衝突之激烈,正是傳統與現代、人類與自然的衝突。第六期的新後勁溪將邁向「健康新社區」。重新認識自然環境,再出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