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水萍

後勁溪:

清朝文獻作井水港、萬丹港。一方面受「觀音山雨水」,也受「崩山小水」。

冬天港口沙流塞斷,春夏雨水衝開,才有港道(鳳山縣志)。

到(1764年)王瑛曾記載「井水港,在半屏山莊,縣北八里。春冬流淺,夏秋水滿」內港,可容三板頭、棚仔、古仔。外海南北小舟在此停泊貿易。原來井水港,可灌溉蘆竹潭之田。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1764年)載:草潭,蓄水甚多,灌溉甚廣。同年,王瑛曾亦載,井水港,可以灌溉半屏、仁壽兩莊田,大旱不涸,然未築圳,田高者,用桔槔引水下者就田畔降支流下。


到清末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1892年)記載,其水利已大有進展,上游計分兩脈:

一、觀音山西麓,閂口埔潑(許工坡)與新坡(鹽埕坡)會合,注入幫陷溝,在西行四里,注入楠梓坑溪

二、翠屏巖西麓,有客仔坡,蹺龜石坡、大坡西行注入大坡溝,在西行四里注入楠梓坑溪。

三、觀音山西南麓,有大濫坡、高平坡、總督坡、三公榮溝注入(仁武坡)會注林仔邊溝,西北行四里再注入楠梓坑溪。

三脈注楠梓坑溪後,中游,楠梓坑溪注入楠梓溪(井水港),另有竹仔門坡、中圳、月眉圳注入後,形成後勁溪。再下注大憨圳、白望仔圳、海坪圳、分別注入面前堰、白望仔、草橋堰。本流則下右衝溪、灣中港、匯入萬丹仔港,合流入海,這一段有十二里。形成龐大的後勁溪灌溉水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