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入口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戲台下曾經佇立滿是人潮的群眾,一同聚精會神的觀賞著台上演師精湛的演出,不論是精彩的操偶技法,或是亦莊亦諧的口白對話,從彩樓戲台、大佈景戲、內台、外台、電視台都曾經令人著迷不已。
如今,人潮雖已逐漸散去,但唯一不變的是台上操偶演師那顆為傳承掌中戲曲文化的心依然赤熱,或許這正是常民文化生命力得已延續不斷之所在。
後勁文物館
※即日開放特展──彩塑風華 歡迎參觀
目前分類:傳統產業、陣頭、戲劇 (6)
- Nov 11 Sun 2007 12:00
布袋戲
- Nov 11 Sun 2007 12:00
後勁鎮與宋江陣
後勁鎮與宋江陣
一個是明鄭時期,延平郡王鄭成功的軍隊之一──後勁鎮。
一個是傳承已久的民俗陣頭-宋江陣,在時光機的作用下,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不用懷疑,也無須見怪,這是事實。
- Nov 11 Sun 2007 11:59
本地掌中戲團簡介
本地掌中戲團簡介:
本地早期掌中戲團計有南陽閣與振源閣兩團,振源閣因成立不久後隨即解散,故資料、戲偶皆以散失,本次調查以南陽閣為主。
- Nov 11 Sun 2007 11:58
傳統產業、戲劇、陣頭
傳統產業、戲劇、陣頭 特展
當發現傳統不再是落伍的表徵,而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是祖先所留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能止我們的乾渴、去我們的煩躁。是我們的根源,只是此刻傳統早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來試一試──傳統的棕刷和掃帚,你會發現它,既環保又耐操。
- Nov 11 Sun 2007 11:57
綁掃帚的製作工作與準備過程
台灣早期較常見的掃帚種類計有以採台灣海棗葉子部位所製成的槺榔掃帚,以山棕莖皮纖維製成的黑棕掃帚和用棕櫚莖皮纖維綁製的
紅棕掃帚。
近年則因塑膠製品出現,製作工資上揚,大陸劣質貨及越南掃帚低價傾銷等不利因素衝擊,使得本地傳統產業的掃帚間(工廠)、棕刷
間(工廠)也不敵這股時代洪流,吹起熄燈號,正式步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