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鄭水萍
後勁溪起源於仁武鄉獅龍溪。
獅龍溪有一傳奇故事。可以詮釋先民所認知的「後勁溪形成」原因。
《仁武鄉志》記載:在仁武鄉東境前埔厝,即今仁福村,群山環抱,中有一峰,遙望似臥龍,近看如醒獅,名為獅龍山。1900年,日治時代前期,發生深水坑抗日事件及保舍甲事件,都以前埔厝為策動基地。
日人一方面為掃蕩搜捕抗日份子,另一方面在獅龍山建軍火庫,於該山進行工程。獅龍山傳有獅龍穴。某晚日本監工夜間起解,偷聽到一龍鬚崢嶸青衫老翁與一獅眉英姿黃衣長者對話,得知以「銅針黑狗血破穴」之秘密。
日軍野郎少佐得報,立即捉來地理師,逮到二十幾頭黑狗,趕製三尺銅針,擇定仲秋三五之夜正子時辰,對正「獅龍穴眼」插針、噴黑狗血。使得天地變色,神哭鬼泣,雷電交加,狂風暴雨,傾洩而下。
傾盆大雨,連下七天七夜,形成山洪爆發,獅龍山消失於無形,而傳說中,見一龍伏著獅,順東向西遁地潛行,經仁福烏林文武八卦寮竹後楠梓後勁梓官蚵仔寮出海,因此形成獅龍溪。
此為仁武鄉民對於獅龍溪(後勁溪)形成的詮釋。實者,清末文獻記載,後勁溪上游各種灌溉渠道以十分完備,尤其曹公新圳結合下的各段。後勁溪大致以完全由自然河川形成部分人工河渠,所以獅龍溪的傳說對鄉民而言,是一則動人的鄉野傳奇罷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