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文物館
※即日開放特展──彩塑風華 歡迎參觀

目前分類:後勁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鄭水萍

以下按照上述分期,闡述其歷史文代結構變遷的歷程。
一、史前後勁小河文化期。
後勁因為於半屏山西麓、後勁溪上游諸源匯聚地,中游溪水充足,離下游出海口古萬丹港(灣中港)潮間帶很近,因此很適合史前小河文化發展。西元2000-400B.C.,有蔦松文化層先民在溪埔居住。魚獵遊耕、母系社會、有巫師、祀壺信仰為奇特徵,可能為馬卡道族一支。後不知去向。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鄭水萍

後勁溪:

清朝文獻作井水港、萬丹港。一方面受「觀音山雨水」,也受「崩山小水」。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水萍

後勁古代的生態觀,

從第一期:史前原住民遊耕的林野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水萍

後勁溪起源於仁武鄉獅龍溪。

獅龍溪有一傳奇故事。可以詮釋先民所認知的「後勁溪形成」原因。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勁溪的生態(植物)

認識生態環境,是觀察後勁溪(河川)演變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生物的生存或死亡,代表環境的優劣與否,同時也是生態變動的指標,從中可以知道河川生命現象是否存在。而影響生態體系變化的的原因,而人為的改變及自然條件等因素,自然條件方面,如氣候、地形、地質結構等,這些均會影響動、植物的生長及分佈。

本流域雖處亞熱帶,但因受地質(上游土壤較貧瘠)以地形影響(平均高度在三百公尺以下),植物種類大都為一般平野常見的台灣自生植物,唯至目前為止並無重要的保育物種。但因本流域具丘陵、平原、海岸等地形,故生物種類的分佈各具特色,亦即相異的地形間,仍可舉出較代表的植物,至於鳥類,其分佈情況原則上與植物類似,近海處多水鳥,近山處則多陸鳥。以下將概略性地介紹,流域內較容易觀察的植物與鳥類,以做為生物分佈的抽樣。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水萍

後勁溪的生態可分為魚類、鳥類及其他植物等三面向來看。就後勁溪魚類而言,方力行教授在《高雄縣河川魚類誌》頁25-32、頁53-56記載如下:

後勁溪魚類: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勁溪

後勁溪因後勁而得名,為高雄三大河川之一。上游又名獅龍溪、楠梓溪,下游在清朝一度稱為「井水港」、「右衝溪」,注入大潟湖,海灣稱為「灣中港」(今援中港)、「萬丹港」。目前高雄縣所屬上游又名「草潭埤排水路」。本流域年平均溫25.3oC,降雨量達1758.7mm,以淺灰黃色環土沖積層為主,是一遍孕育後勁文化的沃野。

後勁溪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77平方公里,發源有四:(一)楠梓溪。由大社鄉觀音山西麓翠湖(今大覺寺北側)有三支流發源西行及仁武牧場西側一支流起西北行,經大社到三奶壇西側發源一支流來會。(二)獅龍溪。由仁武鄉觀音山西南麓仁福村公館仔發源,順地勢西行經仁福村、烏林村、文武村、仁武村、八卦村(八卦寮)、竹後村、竹子門(後庄子),經楠梓,與楠梓溪在後勁雙港嘴會合,為後勁溪主流。(三)曹公圳。其支渠由高屏溪經鳳山市西北行,支渠經鳥松鄉爛埔村、夢裡村、沿仁武鄉灣內,八卦村至三孔涵,八孔涵與獅龍溪會合。(四)半屏山東南麓支流,環半屏山東南麓東北行,到頂五塊厝北方,今縱貫線附近與獅龍溪會合。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屏山神話,傳奇計有(一)玉山比高傳說。(二)半屏山鹿鳴示警傳說。(三)仙人賣石餅傳說。(四)和尚挖米洞傳說。(五)鯉魚山渴死傳說。。(六)彌猴遷徙傳說。(七)石公、石婆、石龜、石棺傳說。(八)後勁厝不向南傳說。(九)三仙人相爭傳說。(十)九龍寺大蟒蛇傳說。這些傳說大半以神話、道德意識詮釋半屏山地質上為何為半邊山。構成半屏山的文化底層野性思維。

(一)玉山比高傳說
民間學者林曙光指出蛇山神話:本來蛇山比打狗山高,儼然為南部諸山之冠,但不知足,想要成為台灣最高峰,天帝怒其夜郎自大,命土地公將其巔以柺杖打落,飛到蓮池潭北邊成為半屏山,又稱半崩山。有時主角換成半屏山與玉山相比,而遭天懲罰,打成「半邊」山。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物群相
影響本地植物相的因素,除地形高度、氣候外,地質與人為干擾也是重要因子:

喬木方面:
芒果、婆羅密、釋迦、芭樂、構樹、正榕、稜果榕、雀榕、桑樹、咬人狗、血桐、蟲屎、恆春厚殼樹、破布烏、克蘭樹、雨豆樹、茄苳、九芎、苦楝、相思樹、台灣海棗、欖仁、銀合歡。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屏山:後勁山大靠山,高雄市北方門戶、地標。

半屏山(Pan-Ping Shan)。又名半邊山、半崩山、屏山、旂山。後勁人另有鯉魚山之說。地理位置上,本山位於今高雄市東北方,為高雄市北方的門戶,進出北高雄的地標。今屬後勁捻田里。

地質上,半屏山與壽山、蛇山與龜山(小半屏山)形成北高雄的脊樑。後勁溪與愛河分水嶺原為連成一系的高位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山,後經地質變化形成孤立小山。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勁(Hou-Ahin)位於半屏山西北麓到後勁溪中游溪埔之間。

範圍在於東南到半屏山東南麓,東沿後勁溪蜿蜒到雙溪口與楠梓溪會合,北沿後勁溪中游到「水龍頭」段與右昌(衝)交界,西以右昌埔(墓埔)與右昌為界,西南行到半屏山西南端為止,是為後勁地區。

半屏山至少在第三紀在古亭坑層期間形成青灰色砂質頁岩,及其後隆起的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經第四紀海面深降運動(Eustatic change)約六次以上海侵海退行程後勁溪中游南方堆積平原。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勁歷史分期

鄭水萍

後勁,又名后勁、后硬、後硬等。原名得自明鄭後勁鎮部隊來此軍墾,

hgt3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